文井镇梅垭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01月10日 14:14: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遂宁1月10日讯(陈莉) 文井镇梅垭村现有357户1164人,农用地使用面积2190亩,村两委于2014年引进四川东雨农业有限公司,2018年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突出党建统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一、项目推进情况:

(一)党组织引领加强产业规划。

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协调组织专家、部门、乡贤、群众参与,采取“开放式征集、走访式询问、恳谈式倾听”三式征集的方式,调查清楚本村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好“融合不深无活力、产业零散无规模、品种不好无效益、机制不活没保障、品牌不响无名气”五大问题,科学规划产业。规划实施“共享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总规模 10900 亩,计划投资 13 亿元,共五年分共享农庄、共享餐厅、共享民宿三期实施。其中高标准虾稻田 6000 亩,目前一期已完成3000 亩建设。

(二)党组织把关加快产业落地。

围绕产业落地需要合理设置宣传动员、利益监管等党小组。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良性发展,村支部对辖区内的产业基地负总责,加强与基地的沟通,主动服务,及时化解涉及的矛盾纠纷,帮助基地开展征地、招工等。带动周边农户走上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拉动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

(三)党组织撬动提升产业攻坚。

组织党员带头攻坚示范发展、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量化入股,引进专业人才聚焦技术优先指导。围绕生态农业,精心选点布局,引领生态农业高端发展,推广“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支部+党员+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水稻+”生态混养项目。建立土地流转理事会,开辟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土地租赁三种途径,加快村级土地流转。截至目前,流转土地800余亩,助农增收5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

(四)党组织主导提高产业创效。

东雨在党支部指导性下,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坚持稻田养虾 “向绿色谋效益”,严监水环境,坚持以清水养殖小龙虾,以自主种植伊洛藻喂食小龙虾,不仅使小龙虾的生长性能和虾肉品质得到改善,还使小龙虾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也得以提高,全力打造绿色高品质小龙虾品牌。为了提升农产品综合价值,以农业基地为核心,通过省市县供销系统整合蓬溪县特色农产品,在蓬溪县设立精深加工食品厂,采用“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中央厨房+商超销售”的产销模式,将优质农产品原材料按网络订单直接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配送至各大商超网点及消费者手中。

二、取得成效: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东雨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等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健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改善梅垭村发展面貌。实施道路通畅工程,建成通村公路2.5公里,改建、新建土坯房75户,有效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健全公共文化体系,以改善设施、完善要素、拓展功能为重点,硬化健身活动场所220平方米,配套篮球架,以供村民开展健康文体活动。

(二)党员引领壮大产业

梅垭村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两新”党组织党建,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后备干部,提高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通过农村党支部带头、党员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本村稻田养虾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党员示范引领和企业带头作用的增强,当地村民陆续加入到产业发展的队伍中。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群众的思维观念相对保守,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产业化徘徊在低水平阶段,与高标准观光农业的格局还有一定的距离,实施二期共享餐厅、三期共享民宿规划存在一定问题:

(一)在科学规划和布局上缺少完整性、系统性和吸引游客的独特个性。梅垭村人文传说、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缺乏,如需打造“共享田园综合体”还存在短板。尚未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提升的大旅游格局,旅游产业的整体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

(二)缺少资金支持和项目资源整合。生态旅游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伴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作为载体的农业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但目前,资金投入存在短板,项目整合捆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助推“共享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整体合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党组织联姻形成产业联盟。

根据产业链需要,把党组织建立到产业链上,整合资源,壮大产业、擦亮品牌,最终形成长效增收。东雨产业覆盖梅垭村、定香寺、白象山、高峰山,按照“地域相邻、联系紧密、产业互融”的原则,创新“支部联建”“村村联建”抱团发展模式,围绕“支部+党员+合作社+贫困户+农户”产业带动,将各村村民小组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党员分门别类,组建产业党小组,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健全机制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强化督促检查。要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切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探索建立“党建五步法”工作台账,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组织不力、敷衍塞责、效果不好的,要严肃批评、严肃问责。二是改进工作作风。以从严从实作风推进“党建五步法”,坚决防止“光说不练”“喊空口号”“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问题,坚决纠正“重部署轻落实”“好在点上差在面上”等不良倾向。充分运用宣传标语、横幅、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宣传“党建五步法”的进展成效,为“党建五步法”深入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