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公安交警大队紧扣“四个环节”夯实夏季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基础

2019年07月28日 10:18:3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遂宁7月28日讯(余海潮 陈玉蓓)随着盛夏到来,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不断增多,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呈上升趋势,“路怒”现象频发,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考验,为确保民(辅)警执勤执法安全,射洪公安交警大队结合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紧扣“四个环节”,扎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民(辅)警执勤执法无后顾之忧、无安全之虞。

一、勤提醒,绷紧思想“安全弦”。一是强化提醒,时刻警钟长鸣。大队高度重视民(辅)警自身安全防护工作,将执勤执法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针对夏季气候多变、执勤执法工作难度大、风险高的实际,通过会议强调、例会提醒、岗前提醒、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到安全常提、警钟常鸣、长抓不懈,切实提高民(辅)警对自身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伤亡事故发生。二是以案为镜,查找工作不足。通报学习全国各地发生的民(辅)警执勤执法交通事故案例,认真剖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民(辅)警充分认识到当前执法环境的复杂化,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常保警惕之心,始终把执法安全摆到重要位置,既做好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时刻注意自身安全。

二、常培训,系上制度“安全带”。一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开展集中学习。集中组织民(辅)警对《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交通警察安全防护工作规范》等工作规范进行重温再学习,要求民(辅)警提高学习自觉性,熟知条款内容,规范执法程序,主动克服安全意识淡薄的不良倾向,提高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从提高业务技能入手,加强执法培训。安排经验丰富的优秀民警和特警担任教官,开展执法盘查、巡逻管控、安全防护、应急现场处置等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实战化、精准化、系统化训练,进一步提高队伍体能、技能和战术,提升民(辅)警自身安全防护水平和突发情况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三是从实战建设入手,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集中组织开展执勤执法实战演练,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在演练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掌握防护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

三、足保障,织好防护“安全网”。一是加强车辆安全检查。对警务用车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重点检查轮胎、雨刷、刹车装置、警笛、警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车辆安全隐患,为执勤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加强反光锥桶、停车示意牌、警戒带及反光背心、肩闪、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配备,不断夯实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基础,为执勤执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加强后勤保障。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及后厨卫生管理,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执勤人员膳食营养均衡,身体健康;大量采购矿泉水、藿香正气液、金银花、菊花、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的药品和饮品,采取走访慰问的方式向执勤人员进行一一发放,让战斗在高温酷暑的一线民(辅)警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激活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四、严督查,拧紧监管“安全阀”。一是加强岗前检查。把好“出勤前、执勤中、收队后”三道检查关,着重对民(辅)警的安全防护装备配备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车辆拦截、巡逻盘查等工作进行再强调,要求违法查处和事故处理时要规范设置执勤卡点,科学合理站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执勤执法工作。二是加强日常督查。在日常勤务工作督查中,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作为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公安部《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不定期深入基层中队、路面执勤执法岗点和交通事故处理现场,督促指导各中队按规定配齐单警装备,定期检查执勤执法车辆安全性能、安全防护装备使用情况等,进一步规范民警、辅警路面执勤执法行为,强化自身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和整改民警辅警安全防护存在的隐患,一经发现存在隐患的执勤行为,督促其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整改。三是加强证据收集。要求执勤人员强化证据意识,在执勤执法中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拍照,固定执法证据,保障民(辅)警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