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遂宁10月12日讯(陈玉蓓)2019年4月,遂宁市面向农村优秀人才选拔50名职业村支书,“90后”退役军人刘海成功入选为鸣凤镇晒金村村支书。
“我爸是老文书,一辈子扎根农村为乡亲们做实事,他跟我说,没事就多到老乡家里走一走,即使没啥帮的,打扫个卫生、挑个水都是可以的。”父亲的话,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
7月1日,刘海赶往鸣凤镇晒金村履职,满怀一腔热血,谁料,上班第一天就被泼了冷水。“你一个小伙子,能带着我们干啥子哦?”面对前辈的质疑,刘海没有生气,更加坚定他要用实际行动给群众解决困难。
![]() |
井水流向村民家里之前,刘海的“人体检测机”上线。 |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刘海开始了下乡入户,每一家有几口人、家庭情况如何、需要什么帮助……哪些情况要归档,哪些情况要逐级反映,哪些情况可以立马解决,刘海一一记下。“刘书记,我们这儿水不好,喝了经常生病。”“村民喝上干净水,这是最基本的。”了解得知,村民们原先打的井,现在旁边有个池塘,里面养了许多家畜,这自然影响水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另外选址打井。井打在哪儿?既要水质好,又不要影响老乡们用地。刘海顶着大太阳,在村里转了好几天,最终选了一个打井好地方。地址选好了,可不是刘海一个人说了算,召集村民开会,听取意见,遇到不同意见的,来来回回要把思想做通。最终,镇上出钱,村民监工,用时7天,清澈的井水流到村民家里,他们渐渐感受到这位年轻村支书不是在做样子,混日子。
![]() |
每晚7点半,路灯准时为乡亲们照亮回家的路。 |
细雨无声,滋润土地。刘海默默地做着别人看不到的小事,一个细节,就能让他灵机一动。一次回老家经历,又撬开了他的小心思。“我老家村上安了路灯,这可太方便了,我马上就想,要是晒金村也能安上路灯,这样老乡们晚上回家也更安全。”回到晒金村,刘海马不停蹄向镇上汇报此事,“晒金村共11个组,每组至少安5盏路灯。镇上肯定我安路灯的想法,给了资金支持,但算下来还是比较短缺。我就厚着脸皮四处要支援,听说为群众办好事,村上企业们也很给力,纷纷慷慨解囊。”
确定路灯安装地址,一切准备就绪,路灯就要工作。那天大早,刘海刚到村上,就听到一个老人朝他骂来。“你是咒我吗?在我家正门口安根杆杆。”刘海被说得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这是封建迷信。身为党员,刘海不厌其烦的跟老乡解释,几番折腾,终于破除了老乡的迷信思想。如今,晒金村共安上56盏路灯,夜晚的晒金村明亮起来。“这下好了,我们晚上回家可以不用打电筒了,也不害怕了。”晒金村2组村民如是说。
晒金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刘海的足迹,他有时也会想,这样挨家挨户的了解情况到底有没有意义。直到那天,他爬上半山腰一座人家里,见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老人不习惯到山下和儿女生活,便独自一人生活在半山腰。“老人家,我是村上新来的村支书,我叫刘海,你也可以喊我孙儿。”老人见到村支书到他家来了,兴奋的像个孩子。刘海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父亲的话,“多到乡亲们家里去看看总是好的,政府从来没有忘记他们,老乡们的事没小事,都要做好。”
在鸣凤镇晒金村担任村支书这三个月,对于刘海来说,这才刚刚开始,他会和其他职业村支书一样,他们将在所在村挥洒青春、热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