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交通:为乡村振兴铺就“四好农村路”

2020年10月10日 15:34: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杨英) 2016年,遂宁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大胆提出全域谋划“四好农村路”,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产业、+新村、+旅游”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当前,遂宁市境内安居区、船山区、蓬溪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县,射洪市、大英县已作为2020年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创建成功,全市县(市、区)成功创建比例达60%,全市农村公路实现量和质的再次飞跃。

“四好农村路”为乡村输入美丽经济。图为射洪第二旅游环线

规划引领 全域实施

规划引领、互联互通,遂宁“四好农村路”串联产业大链条。具体实施上,遂宁市以农环线品牌示范工程为“四好农村路”内延外连的主干线,加快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扩大农村公路有效供给,更加注重与上、下级路网的有机衔接,形成“一域一特色、一路一风景、一段一主题”美丽乡村示范线路,助力农业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四好农村路”为乡村输入美丽经济。

以农环线为例,全长达173的农环线与我市8个高速公路出入口、3条通快捷通道、4条国道实现互联互通,成功贯穿全市5个县区、串联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有效辐射带动18个县级农业园区、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众多乡镇特色园区,推动实现全市323个贫困村村村入园,8.6万户贫困户户户入社,形成“1+5+18+N+323”农村产业均衡发展格局。

遂宁“四好农村路”让民生“短板”变“潜力板”

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898公里,其中县道421公里,乡道1393公里,村道6066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密度155.36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例90.2%,高等级铺装路面公路比例96.9%。

创新融资 提质扩面

建设“四好农村路”,政策是支撑,资金是保障。遂宁市政府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出台《遂宁市农网项目(一期)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通知》《遂宁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全域示范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系列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创新举措,有力为西部丘陵地区示范创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遂宁经验。

交通+产业

资金方面,市财政对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的给予1000万元奖补资金,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县的,市财政按国家和省专项奖励资金总额的50%给予一次性奖补,并同步制定省级示范市创建资金政策。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农村公路资金筹集问题,以农环线为载体整合全市145个农村公路项目包装遂宁市农网项目(一期),创新“政企银”三方合作融资模式,得到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认可,该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抵押补充贷款(PSL)项目库,获得国家农发行低息贷款23亿元,全国首创。

交通+旅游

管养并重 运邮交融

管养方面,依托“智慧交通”二期和“农交安”APP信息建设成果,深入推进“科技治路”,搭建“一中心一平台三系统”农村公路管理信息网络(即:公安、交运联合治超指挥中心、公安、交运联合治超管理平台、货运超限源头计重监控系统、固定治超站防逃逸电子抓拍系统、货运车辆路面不停车统)。加快农村公路“雪亮工程”建设,有效整合“天网工程”“治安卡口”,确保“一条路、一张网、全覆盖”,实现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化、养护巡查常态化、考核监督科学化。

推行路长制,三级联动抓管理

全面推广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助力管养体系得以巩固。其中,建成公路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点3处和联合监控指挥中心1个,公安、交通运输、城管、应急等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已形成;建成市级应急保通中心1个、县级应急保通中心3个,2018年,遂宁市率先在全省推行路长制,已形成“县级政府主导、交通部门监管、乡村主动参与”的县级路长统筹引领、乡镇路长落实推进、公路警长执法查处、巡查路长常态监督、村级路长应急联动的“五长”工作格局。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最大限度让农村公路“延年益寿”。

“金通工程”全域试点实施助力农村客运转型发展

推动农村客运发展方面,遂宁市以试点全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及四川省农村智慧物流提质增效项目、交邮合作项目、乡村客运“金通工程”为契机,实施“双通”攻坚行动,各县(市、区)“量体裁衣”,精准打通农村客运、物流集散、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遂宁市已开通乡村客运线路181条、已投入“金通工程”乡村客运车辆223辆,在370个乡村开通客运预约专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高效配送、出行服务体系,有力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群众行有所乘、农村客运营运者有钱可赚、农产品上下行渠道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