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桥下空间很低,设计了这么多元素,会不会产生压抑感?这么小的地块建篮球场,会不会太想当然了?”
“目前又有疫情,拆迁工作将会难上加难,因地制宜设计会不会更好一些?”船山区介福路街道嘉禾桥社区退休教师杨俊明作为“阳光评议团”代表在街道纪工委举办的特色街区阳光评议会现场犀利发问。
![]() |
介福路街道召开特色街区阳光评议会
据悉,为架好民声“直通桥”,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推动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介福路街道纪工委成立“阳光评议团”,让群众能够参与项目、评议项目、监督项目,在群众和项目业主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此后,“阳光评议团”将开展项目建设过程巡查,项目施工后对项目质量再次进行评议,护航项目高效、优质、廉洁运行。
![]() |
热心群众代表唐证誉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建议
“‘阳光评议团’成员通过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群众评选等方式,选取40名热心社区事务、群众威望高、作风正派的老党员、离退休干部、教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社区群众,将其纳入阳光评议团人才库。按照“一事一授权”原则,每次根据不同评议对象,抽派相应人员组成,代表群众履行监督职责。”提到“阳光评议团”的人员构成,介福路街道纪工委副书记张薇薇侃侃而谈。
![]() |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米永红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相关意见
此外,“阳光评议团”还将围绕辖区项目建设、“阳光问权”、热线件督办、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改情况等内容,在介福路街道纪工委召集下,通过实地看、现场问、座谈议、即时评等方式开展评议工作。同时,街道纪工委还对评议团收集、反馈的问题建立专项台账,及时督办整改,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阳光评议团’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枢纽,船山区纪委监委将站稳群众立场,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探索有形有效途径,将群众力量有机整合到日常监督中,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稿:船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