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疫线”那抹巾帼红

2022年04月28日 17:54:5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消息 在遂宁市被新冠疫情突袭的严峻形势下,有这样一抹巾帼红,出现在封控区中心,坚守在封控卡点,穿梭在核酸采集现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介福路街道妇联主席杨丽莉,就是一直活跃在抗疫一线的巾帼红。她勇毅逆行,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她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身先士卒  午夜逆行封控区

2022年3月30日凌晨1点52分,睡梦中的杨丽莉被手机铃声惊醒。

“油房街那边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立即到单位紧急集合,有任务安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杨丽莉来不及和家人解释,立即起床穿衣,奔向雨中的夜色里。

从家里到介福路街道办事处,杨丽莉只用了八分钟。随即,她和19名介福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从城北到城南,第一批到达了油房街封控区,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封控小区是一栋栋老旧居民楼,按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杨丽莉和同事一起按照计划分工,负责对其中的三栋楼及其外围门面进行敲门登记造册。昏暗的楼道里,他们紧张有序地对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对整个小区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人们担心,甚至恐慌,杨丽莉及同事们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采集上报指挥部,还要不断地安慰情绪焦虑的居民。

支援涪江花园社区封控小区一号卡点期间,面对三次冲卡坚决要出小区的老大爷,杨丽莉耐心劝说,跟大爷摆事实讲道理,讲防疫政策,大爷最终理解配合放弃了冲卡。一位抱着孩子的次密接妈妈接到指挥部通知,需要紧急赶往指定医院,杨丽莉紧张的弦又绷了起来:“不行,你的情况还不明朗,这样出去大家都有风险,我得上报指挥部,让医院派车来接你!”坚决切断传染链,严防疫情不外溢,排除一处处隐患,不放下任何一个细节,不给疫情蔓延留下一个缺口,杨丽莉做到了。

“当时情况紧急,就戴了一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直接进入了封控区。但是我们不能恐慌,我们只能把工作做细,去最大程度地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责任!”说起当晚的情况,杨丽莉记忆犹新。

不眠不休的一夜,她那早已透支的身体逆行奔忙的身影,感染着小区的所有居民,大家逐渐从恐慌到配合,从焦虑到理解,甚至加入到志愿队伍当中。

 

来回穿梭  温情传递值守点

小区封控的第三天仍然下着雨,杨丽莉负责一号卡点值守,外面的生活物资不断送到这里,她和一起值守的同事将居民需要的生活物资,有序分类,再发放给前来领取的居民。

人群里,杨丽莉注意到,有位老奶奶一直在卡点等待,一问才知道,明天是老奶奶的80大寿,因为疫情,家人为她准备的寿筵不得不取消了,但是家人和亲友的礼物正通过卡点传递过来,到晚上八点还没有收到物资。杨丽莉得知后来到指挥部,指挥部给出的答案是所有物资都派送完毕,杨丽莉又了解了物资收发流程,根据流程倒转查询,仍然没有找到,回到一号卡点安慰老奶奶后,与另一名同事多次到整条街各个卡点查询有无遗漏物资,想到老奶奶那期盼的眼神,杨丽莉四处询问,终于在封控区的消毒工作点找到了四个包裹,其中的两包正是老奶奶的生日礼物。

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八点,杨丽莉始终把老奶奶的包裹放在心上,在每个卡点之间往返数趟查找,终于将礼物送到了老奶奶的手中。老奶奶当时连声说着谢谢,大家注意到,她眼睛里泛着泪光,这大概就是“破防”的感觉吧。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杨丽莉说,一直做基层工作,在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工作中,自己就是离群众最近的人,解决群众的问题,实现群众的期盼,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

 

见微知著  她成群众大管家

有许多事情未能被一一记录,杨丽莉又奔向了下一个战场。从油房街封控小区撤出后,她返回介福路街道办事处,这里覆盖着五万常住人口。她主动请缨到锦华社区球场核酸检测采集点当起了“巾帼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人员分组。中途不能离人,她始终坚守在岗,一站就是一整天,常常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各位居民,下雨了下雨了,快出来收衣服了。”不一会儿,大家纷纷从家里出来把核酸采集点旁边晒坝里晾晒的床单和衣服收回了家。这是“大喇叭”杨丽莉在维持秩序的一段小插曲,她注意到天快要下雨,核酸采集点周围晾晒着不少衣物床单,急忙利用手中的喇叭提醒居民。正在排队的群众笑着调侃:“声气大,管得宽,管了疫情防控,还要管方方面面,你这个操心哟……”其实,这一直是杨丽莉的日常,22年的基层工作,她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群众的大管家。

下雨了,她披上薄薄的雨衣,拿着大喇叭,仍然穿梭在雨里。

“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采集完成的请有序离开……”声音响亮,传得很远。(供稿:船山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