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安居区始终将“新农人”的急难愁盼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答题”,聚焦安居区“新农人”最期盼解决的十件实事,从农机升级到电商突围,从土地流转到风险抵御,从技术赋能到品牌打造……用细致的服务和帮扶,呵护"新农人"的每一步成长。
![]() |
“过去搞电商直播两眼一抹黑,多亏了区里的“青耘安居”电商直播训练营,现在不仅更会直播了,甚至连短视频剪辑都能轻松上手了!”在安居区2024年“青耘安居”电商直播人才培育示范营结业典礼上,四川永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何鹏感慨道。
2020年,邱何鹏还只是一个对电商一窍不通的"小白",搭建的直播间无人问津,2021年线上销售额仅十几万元,桃园一度经营不下去。
转机始于2022年,在安居区委人才办、共青团安居区委牵头组织的电商培训课上,通过系统学习直播话术、流量运营等课程,他逐步从原先的“一张白纸”成长为了有经验的“老卖家”,2022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带动30余名乡亲就业。
![]() |
他的经历正是安居区回应“新农人”期盼,建立长效培育机制的生动缩影。目前,安居区共有“新农人”3512名,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据统计,全区76%的“新农人”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安居区启动“我为‘新农人’办实事”线上征集活动,全方位收集“新农人”所想所盼,针对“新农人”反映的农机操作、电商带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需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实践操作等形式,从种植原理、品种选择、销售运营等不同方面着手,统筹开展培训研修25期,培育“新农人”800余人次。
![]() |
在政府和“新农人”的共同努力下,作为回应的是“新农人”显著的农业成果,在横山镇,莲藕种植大户向前通过职业经理人培训,创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年增收2.4万元;石洞镇“新农人”奉欢通过“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指导,借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培训,连续三年创全国高产纪录;依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院、杨文钰专家工作室等平台,采取专家指导、现场教学、自主实践等方式,安居区成功培育“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彭巧等“新农人”500余名……
![]() |
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居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6.2%,居全市第一。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安居区以需求为导向的长效培育机制,让“新农人”在田野上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接下来,安居区将继续下好人才振兴这盘“先行棋”,在引才、育才、留才上持续发力,完善“耕耘安居”新农人培育体系,围绕农机、农技、农经、果蔬、水稻、畜牧等领域,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优化“校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农业高校院所建立一批“新农人”实训基地、创办一批助农项目、举荐一批“新农人”参与协同攻关、技能培训,让安居这片沃土真正成为人才振兴的“试验田”。
(图文:安居融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