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代表团热议振兴实体经济助力经济增长——
筑牢实体经济之基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国之基。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任务之一。而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更是做好今年主要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当头炮”。
经济新常态下,我省如何筑牢实体经济之基?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拳”又该怎么打?1月17日,遂宁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议。
1月14日,在遂宁代表团驻地现场,省人大代表陈子明被刊登在《四川日报》的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振兴》的署名文章吸引。
作为一名从事实体经济的省人大代表,陈子明十分关心实体经济的“政策走向”。当看到“要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用地需求”“落实用气、用水等价格政策”“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等一系列表述时,陈子明兴奋不已。
而尹力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当前,在宏观经济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对稳增长意义十分重大。”在发言中,陈子明如此说道。
近期,中省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振兴实体经济,但在陈子明看来,还有很多“隐忧”——出台的政策措施多,但落实见效却很难。为什么?“原因就是部分政策缺乏连续性。”陈子明向大家分享了一个事例:去年上半年,省级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很多企业积极响应,淘汰旧设备、上马新设备,但最后补贴资金的事情却不了了之。
“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实施中并未发挥应有作用。”
“企业要用产业发展基金,利息不低于8%,且还需资产抵押,而这并非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的初衷。”一番连续“吐槽”后,陈子明颇为激动。
这得到了省人大代表刘云的共鸣,“要把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发挥好,关键看管理产业基金的人。”“建议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很多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省人大代表蒲晓鸿接着说,在用好产业基金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银政企对接,引进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希望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对此,省人大代表金翔宇表示赞同。“在振兴实体经济中,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十分重要。”他表示,“希望进一步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凡是市场能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记者 杨小东 何光华) 原标题:遂宁代表团热议振兴实体经济助力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