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启动实施扶贫开发,射洪县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贫困村退出摘帽“一低五有”“四个好”、贫困户脱贫销号“一超六有”的要求,按照市县联动、以县为主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2016年,射洪县围绕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49亿元,规划专项扶贫项目114个,规划精准到户项目11756人。争取到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4368万元。实施光伏发电专项项目460万元,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1429万元,精准到户项目1179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项目1000万元,雨露计划45万元,小额信贷贴息95万元,示范户及扶贫日活动项目60万元,易地搬迁前期工作费用100万元。全面执行“两线合一”政策,为1.63万贫困对象发放两线补差355.35万元。2016年年底,经市、县两级严格验收,18个贫困村达到了退出摘帽的标准,2831户、7710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2016年退出抽查的234户、693名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4330元,都在3100元以上,最高为17704元,达到脱贫销号的标准。 2017年,射洪县脱贫攻坚工作将增强看齐意识作为首位要求,严格“一超六有”“一低五有”“四个好”等标准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立足经验总结、政策完善、实践创新、质效提升,突出科学谋划、系统推进、资金监管、项目实施,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发扬连续攻坚精神,崇尚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高质量完成21个贫困村摘帽、5172人脱贫销号、1995人易地搬迁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确保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制定实施专项计划方案 2017年,射洪县涉及脱贫攻坚工作的14个行业牵头部门依据年度脱贫摘帽目标任务,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任务,与上级年度计划密切对接,与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加强调研,与镇村脱贫攻坚需求有效链接,充分挖掘部门扶贫资源,精心制定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农村能源、农业、工业、旅游、商务、就业、教育、卫生、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生态建设、易地搬迁、新村建设、土地整治、科技、文化、社会等22个扶贫专项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每个行业专项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资金项目都向当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聚焦扶持。 扎实开展基础提升攻坚 要致富,先修路;基础提升对于脱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 射洪县开展基础提升攻坚,对农村道路进行改扩建,对2017年有脱贫摘帽任务的村路面过窄、具备实施条件的进行新建、加宽、增设错车道、安装防护设施等建设。做好贫困村的产水配套建设,大力实施对农村电网的提升改造、手机宽带网络信号覆盖工程。坚持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善“1+6”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为核心,大力推进文化室、卫生室等建设,力促基础服务一体、公共资源共享,确保贫困村基础条件上档升级。 做实做细产业就业脱贫工作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实现稳定脱贫,发展产业、做细产业,就业是关键。 射洪县紧紧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如期脱贫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果、中药材、蔬菜和优质肉猪、家禽等适度规模主导产业,完善贫困村产业发展布局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业大户、种养能手带动作用,确保贫困户、贫困村“两个收入”短期达标、长期可持续。通过做好贫困户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开发特殊公益性岗位,组织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调动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探索政府间贫困户就业对接和相互支持的机制,继续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确保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户实现1人就业。 大力实施住房安全工 2016年,射洪县易地扶贫搬迁迅速推进。2017年,该县坚持把1995人的易地搬迁扶贫作为住房安全工程重要补充,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避灾避险安置、租住闲置房、建设廉租房、消灭“土坯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集中安置比例达到85%,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政策解释宣传,绝不突破人均25平方米的政策底线。 1月底前将花名册报县相关部门备案,2月底以前要完成用地、规划、环评、能评、稳评、立项、勘测、设计、造价、财评、“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全部住房建设3月底前全面开工,7月底前全面建成。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满足群众10月底前完成入住的需要。 扎实开展民生政策保障 保障民生冷暖应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射洪县首先切实做好医疗卫生扶贫,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卫生人员。贫困群众参加医保、健康体检、县域内住院“零支付”比例均达到100%,慢性病门诊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教育扶贫上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以实施贫困学生15年免费教育为重点,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创新计划,办好志翔等特色班,防止因病因灾因学返贫。做好社保兜底扶贫。继续全面落实“两线合一”,按照增幅不低于10%的标准足额发放低保补助。加大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力度,增发农村低保对象特殊生活补贴和残疾贫困人口生活补贴。 用好“六有”平台全程监管 有办公场所、有工作人员、有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有建档立卡、有扶贫日志、有宣传栏,即是扶贫工作的“六有”平台。 射洪县加强“六有”平台建设,有机对接国家贫困数据信息系统,各乡镇各部门按职责准确录入、及时更新部门识别、资金、项目等各类信息数据,通过“六有”平台整合融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国网与省网“两网统一”。平台建好,必须用好平台功能。 射洪县实施扶贫资金、项目线上监管,建立月报制度,定期汇总分析精准识别、资金精准使用、项目精准实施情况,做到脱贫对象进出可追溯、扶贫资金项目可监测、群众收入变化可跟踪。平台使用过程全面推行痕迹管理,实行脱贫行业认定机制,科学规范贫困县、村、户精准扶贫档案,做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结合,全程记录、账实相符。 巩固精准扶贫脱贫成果 通过精准发力,射洪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实效,巩固精准扶贫脱贫成果成为重中之重。 射洪县要求以2020年的脱贫标准来检验脱贫成效,做到思想上不懈怠、行动上不松劲,紧扣问题和差距补齐补好短板。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脱贫支持政策的延续性,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适当支持,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着力解决脱贫户因病、因学返贫和持续增收等问题,提高社会救助、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退出贫困村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培育和集体经济发展。 科学调配力量推进攻坚 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需要进一步夯实平台基础、增强指导的科学性,科学的人力调配能大力推进实施等各项工作,有效整合脱贫攻坚的各类资源和力量,确保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射洪县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力量,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年度责任书,用好验收考核评估成果,进一步强化乡镇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行业责任。强化部门职责,增加县精神文明办、县爱卫办(县治理办)和县农能局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部门帮扶职能,实行清单管理,继续加大住房建设、教育、医疗、通讯、农技等专业力量到贫困地区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的力度。强化乡村扶贫干部力量,每个贫困村从乡镇学校精准选派一名以上教师充实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扎实开展教育扶贫,进一步加强管理、培训、考核,提升“五个一”驻村帮扶水平和实效,解决好精准扶贫落地“最后一百米”问题。通过整合社会扶贫力量,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创新推进“扶贫日”“万企帮万村”“结对认亲、爱心扶贫”,以及“十大扶贫好人”“十大爱心扶贫组织”等评选表彰活动。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支持民主党派、国有和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更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强化政策宣传力量,扎实抓好“四好村”创建和“农民夜校”建设,广泛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发挥农村党员、乡土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的“领头羊”作用,带领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管理,通过自立自强实现稳定脱贫。同时,指导各地解决好临界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组织协调各级各类媒体,推出一批扶贫脱贫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 做好资金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资金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射洪县不断增加本级财政投入,2017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不低于30%。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强化涉农、惠民资金项目的整合力度,全力a推进资金进盘子、项目入笼子,确保2017年摘帽村整合资金都在650万元以上,其中产业扶贫资金在150万以上。 认真用好“四大基金”(小额扶贫信贷分险基金、教育救助基金、医疗扶贫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做好金融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建立完善扶贫再贷款使用的挂钩扶贫机制,提高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 加大资金支出进度,要研究具体办法,加快中省、市、县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 对照退出标准加强监管 射洪县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估制度,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加强指导、传导压力、督促落实,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数字脱贫”,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实施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工作开展综合督查和专项巡查,推进扶贫暗访抽查常态化、暗访力量多元化。 加强预防和集中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保持扶贫资金严管严查态势,强化扶贫资金项目审计、稽察,落实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提高使用效益和透明度,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韬称,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需要始终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决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同时需要切实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方面作用,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确保小康道路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真正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让丘区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记者 黄焱) 原标题:今年又推十举措 射洪脱贫攻坚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