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蓬溪县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品美食观书法……蓬溪乡村田园美景惹人醉

时间:2017-03-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2017蓬溪乡村旅游节开幕,天福万象美丽的郁金香吸引了八方游客 刘昌松 摄

 

住农家、品美食、观书法、赏仙画、享健康

 

蓬溪乡村田园美景惹人醉

 

核心提示

 

近年来,蓬溪县乡村旅游产业围绕“七大提升行动”和“富民强县、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四大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中国书法之乡品牌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积极作为、务实推进,全县乡村旅游取得长足进步,已形成了国道318(含城区、赤文路沿线)、国道350、县道蓬红线三个乡村旅游带基本格局,构建了“住农家、品美食、观书法、赏仙画、享健康”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已成功创建了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5个,省级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5家。乡村旅游年接待能力达500万人次,总收入达4.5亿元以上,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000人,间接从业人员突破1万人。

 

阳春三月,蓬溪县天福镇,郁金香花竞相绽放,以她们曼妙高雅的身姿吸引八方游客,令人舒畅难以忘怀;在这美丽的时节,蓬溪2017乡村旅游节暨天福万象郁金香花海开启了蓬溪乡村旅游的序幕……

 

起伏而掩映成辉的大片郁金香,远看宛若五彩的地毯,近看一株株郁金香婷婷玉立、简约而高雅。淡粉色的阿夫可、火红的莱弗伯夫人、亮白的普瑞斯玛、淡黄色的新烛光,让天福万象增加了一抹亮丽之色,更铺陈开无限浪漫的韵味……

 

随着蓬溪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近年来,天福现代农业旅游度假区、仙桃产业示范区、拱市村乡村旅游项目,该县一处处“家门口的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同时,也正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现代农业旅游度假区

 

摩天轮栽培体、风车栽培体、金字塔栽培体,3万平米玻璃温室大棚主体工程、20亩连栋大棚主体工程、45亩蟹塘主体工程以及蔬菜连栋大棚、特色花卉、水景观……蓬溪县利用天福农业优势,打造出天福现代农业旅游度假区,主要有智慧农庄、万象农业博览园、狮山新村、五龙盘、拱市村等重点项目。

 

该度假区突出“现代农业、生态宜居、休闲度假、文化养生”四大特色,集生产经营、科普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着力发展以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综合性支柱产业,强化“度假目的地、产业增长极、就业驱动器”等核心竞争力。

 

天福智慧农庄3年将建成集现代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素质拓展、休闲观光、养生康体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基地。体验园以文洛式智能温室为载体采用荷兰吊架栽培、西班牙多层无机质水培、以色列无土栽培等世界顶尖的农业生产模式,栽培荷兰、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地优良品种200余个。园内按照不同季节布置观光游览环线,游客可享受农业科普、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等,形成集科普、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农庄。

 

在天福镇狮山新村,居民们住上了两层小洋楼,门前小菜园还种上瓜果蔬菜。新村村民看得到田园风光,听得见鸡鸣鸟叫,再加上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让居住在新村中的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幸福。而其核心部分现代农业旅游度假区,也是采取“政府统筹规划建设、统筹解决资金,农民自愿建、自己建、自行管”的模式建设的。

 

仙桃产业示范区

 

仙桃产业示范区位于任隆镇,距遂宁24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以任隆镇为核心,规划面积56.53平方公里。计划在2018年建成以仙桃为主,花卉、苗木、优质粮油等为辅的特色乡村旅游带,种植区总面积为50000亩。仙桃种植总面积35000亩。

 

蓬溪仙桃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任隆镇八角村、黑白沟村种植的寿桃就是皇宫贡品,清朝时期改种为八仙桃,仍然深受上层社会青睐。近年来,蓬溪县把仙桃作为优化结构、助农增收的骨干项目来抓,与四川农业大学实行校地联合,在省道304线的任隆白泥垭、八角村等8个村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种苗、统一栽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建立了万亩仙桃科技示范园,辐射带动了任隆、高升、黄泥等乡镇发展仙桃产业。

 

任隆仙桃产业示范区通过赏花、品果、观光、休闲垂钓等活动,逐步将园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知名乡村旅游示范区,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幸福农家拱市村

 

“基础起来了,产业也有了,这里有山、有水、有花香、有湖光山色,生态资源非常好,拱市村村民的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舒坦。”村民谢才国说。

 

在拱市村,村民们对生活的日益变化感到幸福满足。村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早在2008年,拱市村“两委”通过内引外联,引进本村成功人士蒋乙嘉,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带领党员群众投工投劳1.5万人次,新建水泥公路40多公里,实现了水泥路社社通、户户通。按照“三年打基础、四年强产业、五年建新村”的“345”总体奋斗目标,明确了“巩固养殖业、壮大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确立了“培育先锋队、找准致富路、帮助解难题、增收促民富”的实施路径。同时,创新“五个一点”新思路,多元化筹资、统筹安排,走出了一条贫困落后小山村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的新道路。

 

截至目前,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3000余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周边村社1000多元,完成了大多数新民居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兴业、家富、村美、人和”的幸福美丽富裕村,并先后获得蓬溪县第一批“小康村”、县级“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等光荣称号;蒋乙嘉在2016年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中的奋进奖,成为四川全省唯一一名入选获得该项奖励的基层扶贫干部。

 

这个春天,蓬溪春暖花开鸟鸣不止,一幅幅家门口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来蓬溪吧,与春天来一场美丽的约会!在这个草长莺飞、芬芳漫天的季节,蓬溪乡村旅游正在快速发展,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大助力。

 

(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焱)

 

观点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吕 历

 

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产业。乡村旅游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明晰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为之努力的中心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乡村旅游是助农增收、促农奔小康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把握关键,明确思路。即: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

 

不忘发展乡村旅游的初心。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把农村生态资源、传统文化整合起来,打造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一派令城里人向往和农民满意的景象,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让贫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实施发展乡村旅游的五大工程。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发展乡村旅游务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是实施规划覆盖工程。乡村旅游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蓝图和基本遵循。规划应充分考虑资源结构、优势、特色、环境保护、客源承载、时间空间等,确保乡村旅游及项目开发建设有力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实施品牌塑造工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仿效跟风、同质竞争现象。要重策划,重创意,把原生态的、同质类的资源按不同的手法打造,彰显特色,塑造品牌,做好差异化、特色化文章,增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三是实施基本设施建设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需要特色资源,而且需要优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务必加强基础建设,让游客观有美景、食有佳肴、行有道路、住有房舍、购有特产、玩有体验。四是实施市场拓展工程。衡量一个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成功,唯一的标准是游客。产品开发得好,无人光顾,仅是一个旅游产品。游客来得越多,农民效益越好。否则,投入没有回报,农民血本无归。应采取编印各类宣传品、设立咨询中心、加强与媒体合作、深挖传统习俗文化等方式,大力营销旅游产品,扩大知名度,不断拓展客源市场。五是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要把纯农业转为农旅结合,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困难多,成效差。学习培训是解决人才短板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安全、卫生、经营理念等旅游管理知识培训,以及从业人员服务理念、基本技能等培训。

 

(作者系蓬溪县旅游局局长)

 

原标题:品美食观书法……蓬溪乡村田园美景惹人醉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