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遂宁要闻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大英县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扶贫
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时间:2017-03-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大英县金元乡“香薰花海”乡村旅游项目,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大英县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扶贫

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产业扶贫】

大英县为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坚持把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水产养殖、薄壳核桃、九叶青花椒、畜禽养殖作为脱贫攻坚发展的主攻方向,综合考虑当地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产业集聚等因素,引导相应贫困村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

大英县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

同时,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产联式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产业联合发展新体系,提高产出效益,促进增收致富。

近日,四川滋宁药业召开产业扶贫帮扶协议签约仪式。会上,滋宁药业与大英县隆盛镇驼柳村等9个贫困村正式签订帮扶协议和中药材种植收购协议。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大英县把帮助贫困群众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扶贫。综合考虑地理、生态、气候等特点,因村制宜、因户施策,构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相融合”的农业产业扶贫规划体系。目前,基本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抓规划落地产业扶贫体系形成

日前,在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冯家楼村,贫困户伍育仕正在地里平整土地,准备种点花生。 “我种植了10余亩的传统农作物,分别有脚板苕、花生、白芷。”伍育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往的种植方式,一亩地的收入在400元左右,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可以提前农产品收获上市时间,这样在产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大约要翻倍。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作物收获后,他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与冯家楼村不一样的是,象山镇的另一个贫困村——凤阳村发展的是药材种植产业。

业兴则民富。为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大英县坚持把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道地中药材、水产养殖、薄壳核桃、九叶青花椒、畜禽养殖作为脱贫攻坚发展的主攻方向,综合考虑本地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产业集聚等因素,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因地制宜的总体要求,引导相应贫困村发展粮、油、果、蔬、药、核桃、九叶青花椒、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

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阳春三月,玫瑰、马鞭花、薰衣草含苞待放,大英县金元乡香薰花海春色满园。江关咀村村民仟明华告诉记者,2015年3月在江关咀村支部的积极引导下,他回乡投资建设了“香薰花海”乡村旅游项目。与贫困户、贫困村形成了务工就业的利益联结,吸纳贫困户26户28人、一般农户31户35人就近打工就业,增加收入。

大英县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产联式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产业联合发展新体系,提高产出效益,促进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已脱贫的农户70%以上收入来自于产业发展。

抓科技支撑 产业扶贫插上翅膀

科学技术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去年,大英县相继邀请科研院校26名专家、教授来大英对粮、油、果、蔬、药、畜禽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同时,优选科技人员到村,选派技术干部90名进村入户,到岗到位,指导贫困村大力实施“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积极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六良”配套,加速贫困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截止去年12月,大英县共向45个贫困村派驻至少90名农业技术帮扶人员,平均一村2名,进村天数累计达1200天,平均每人每月至少10天;开展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0次, 4.5万余人接受培训。(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原链接:大英县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扶贫 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