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遂宁5月15日讯(何鹏)近年来,射洪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多种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特别是在全县一些产业发展较快、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贫困村率先示范,主动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成果,产业扶贫初见成效,利益联结温暖人心,有序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良性发展。 其中,沱牌镇组织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给锦天福泽农业公司发展柑桔产业基地,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保底收益、照顾贫困、超产分成”等积极效益,不但解决了贫困户增收,贫困户务工难题,还帮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具有相当的可复制性;玉太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优先)的运作模式,鼓励贫困户用土地和产业扶持周转基金入股合作社,实现对贫困户的五重收益(土地保底+利润分红+股金分红+代养寄养收入+务工收入),并聘请部分贫困人员在合作社参与管理及务工,实现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有效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太乙镇积极推行“农事服务超市+村级组织+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由贫困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用土地和产业扶持周转基金入股到合作社,实现合作社与农事服务超市共同经营。合作社对社员承诺“收入保底”,国家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依旧归农户,并随着市场粮食价格逐年提高社员的经济收入,盈利后按章程提取公积金5%,农益金4%,风险基金5%,剩余利润股民按股份分红,真正让贫困户实现了“种地不下田,春天先得钱,打工挣份钱,秋天分些钱”。除此之外,其他乡镇贫困村推行的利益兜底合作养殖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专合组织+贫困户”、“畜禽寄养”等产业发展模式,都具有自己独到经验和长处,值得继续挖掘探索。 完善利益联接机制是抓好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始终坚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联合合作,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到一起实现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是破除产业扶贫瓶颈的头等大事,县农业局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