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船山区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蒋勇:让贫困村的“面子”“里子”都脱贫

时间:2018-02-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让贫困村的“面子”“里子”都脱贫

——记市人大代表、船山区河沙镇梓桐村村支部书记蒋勇

“我们村入选了2017年度省级‘四好村’,是值得庆祝的大喜事!”近日,记者跟随船山区河沙镇梓桐村村支部书记蒋勇入村,一路上听到不少村民讨论。记者在村办公室看到,墙上挂着2017年“回头看”“回头帮”脱贫攻坚作战图,贫困户的住房、收入、医疗等情况一目了然。

“脱贫攻坚,既要面子脱贫,又要里子脱贫,激发村民自力更生,形成民风淳朴、团结和谐的好风气。”作为遂宁市、船山区人大代表,蒋勇扎根基层务实奋进,脚踏实地为人民干实事。

让贫困村“面子里子”都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明确方向后,蒋勇便与村干部一起引业主找项目,实现脱贫致富从“输血”变为“造血“。近两年,村“两委”引进了4家种养殖合作社,流转了600余亩土地发展田藕、瓜蒌、黑山羊等产业,带动60余人常年就业。

“企业要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蒋勇说,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到家门口的种养殖基地上班,村民们持续增收。以年过七旬的吴章书为例,老两口一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梓桐村2016年脱贫“摘帽”,并成为2016年度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面子脱了贫,还要里子脱贫,摒除‘争当贫困户’的不良风气。”蒋勇针对部分地方存在“贫困户好吃懒做等帮助”“非贫困户起早摸黑心理不平衡”的情况,提交了《关于加大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感恩教育宣传》的议案。

立足梓桐村实际,蒋勇利用农民夜校、法律讲堂、村文化活动室等阵地,邀请非贫困户发表意见,建议帮扶单位“以购代扶”,激励贫困户破除“等靠要”思想。去年,吴起富、蒋开成两户贫困户主动脱贫,全票通过村民评议。

“依托产业发展,引导乡亲们转为新型农民。”蒋勇带头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使种养殖业主及务工村民受益匪浅。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补世明在发展黑山羊和瓜蒌产业中,就经常去农业夜校“取经”,今年还计划种植中药材。

带领村民创建省级“四好村”

走在梓桐村安置点,我们看不到塑料、纸屑、烟头等垃圾。保洁员陶华珍告诉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见垃圾、弯个腰,分类装、好习惯;种花草、护绿化,保清洁、美家园”这条公约,村民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在新村安置点墙上,记者看见,短短200余字的《村民公约》,从环境整治到文化建设,从家庭美德到社会公德都有明确规定。

梓桐村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通过产业进村、政策“兜底”,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如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去年年初,梓桐村的党员、村民代表、退休教师10余人,共同编写了村民公约。同时,村“两委”还每月开展“四好户”评选,以奖励生活用品、颁发流动小红旗等形式进行引导。“村民之间的攀比心理少了,铺张浪费少了,他们互送小菜、互帮农活的小故事多了。”蒋勇介绍,梓桐村去年被评为市级“四好村”,并获评2017年度省级“四好村。

“积极创建省级‘四好村’,是所有村民关心并为之努力的一件大事。”蒋勇一脸兴奋,“在这一过程中,《村民公约》调动了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也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主动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了我们扎根乡村发展农村的决心和信心。”蒋勇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居住环境。并计划流转200—300亩土地发展产业,同时依托十里荷画景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遂宁新闻网 全媒体记者 熊燕 实习生 杨晓庆)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