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国内国际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大英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提速

时间:2017-04-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改造后的大英县玉峰镇黄麻沟村村道路

 全国第一口基准井 原在大英县蓬莱镇

大英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提速

“真金白银”投入公路建设

打通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近年来,大英县坚持民生为本,以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和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大英将继续加快所有续建项目的建设工作,启动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及民生工程,筑起一条条幸福路、小康路、致富路。

筹资5亿元 助推公路建设全线升级

旋挖钻不停地深挖砂石、挖掘机铁臂飞舞、平地机马达轰鸣、起重机不停吊装设备……近日,记者在遂宁至大英快捷通道大英段看到,大型工程车辆穿梭忙碌,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目前进行边坡绿化、排水沟、桥梁工程施工,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通车。”项目业主代表甘小庆告诉记者,大英至遂宁快捷通道项目起于大英县城采和大道,经大英县隆盛镇和船山区桂花镇,止于船山区新桥镇,全长约26公里(大英境内14.87公里,船山境内6.97公里,国开区境内4.1公里),大英段一期大英至隆盛段10.6公里于2013年6月开工,2015年10月全面完工通车。二期隆盛至船山段4.27公里,总投资约2亿元。该项目于2016年4月18日开工以来,已完成路基挖填土石方约205万方,换填砂砾石约12万方,涵洞工程12道,排水工程3000方,防护工程2.8万方。

“以前走遂宁北上高速到大英,里程大约33公里,等到大英至遂宁快捷通道全线贯通,将缩短10公里,大大节约出行时间。”大英县交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大英县工业园区所有货运车辆将行驶该道路,从而有效缓解大英城区交通压力、保护城区道路及桥梁;同时,以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结合新村综合体建设,在沿线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产村一体、产城一体”的城市延绵带。建成后使沿线乡镇、村落的百姓得到实惠,真正实现市区县同城相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此外,记者从大英县交运部门获悉,2017年大英将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投入,全年预计可筹资5亿余元公路建设资金,用以推进在建公路项目的建设,启动并开工一批公路建设项目。全力确保包括火象路(二水厂至冷盐灶湾段)、蓬乐路改建项目在内的续建项目于今年9月全面竣工通车。实施成南高速扩容建设、遂德高速建设、G350改建和常回路、杨河路、五福路、胜利大桥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

硬化村组道路 开启农民致富大门

时值春耕,大英县玉峰镇黄麻沟村村民李光武用自家的农用车从镇上拉点育旱秧的沙子到自己的地里,几分钟的功夫,一车沙子就倾倒在地里备用。“这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泥巴路深一脚浅一脚,出行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开车拉点货了。” 李光武指着眼前这条崭新的水泥路告诉记者。2016年,在原有村道的基础上争取资金,新建断头路1270米,扩建四五水库环线1000米长4.5米宽, 增加错车道22处。

路修好后,李光武盘算着包几亩地,种上大英县为该村规划的产业扶贫项目——薄皮核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百姓心目中的硬道理,一条条通往农民家门口的水泥路建成,开启了农民致富的大门。“村组通,连成网,农民致富奔小康”,大英县玉峰镇黄麻沟村村民用这样的顺口溜来表达对村组通水泥路“通畅工程”的感激之情,对他们来说,是“通畅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把以前的泥巴路变成了致富路。

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为1430.749km,其中县道9条153.992km、乡道19条193.542km,村道1083.215km,路网密度达203.52km/100km2,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树状农村公路网。

与此同时, 2017年,大英县的交运部门将采取整合涉农资金,配合推进“交通运输+特色产业”、“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等扶贫模式,全力改善大英县贫困村目前的现状。投资2000万元,拓宽14个计划脱贫摘帽村及4个连接村的村社公路,并增设路侧护栏、错车道等安全防护工程,以改善当地农村公路状况,深入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大英县已建成

51个益农信息社

近日,记者从大英县农业局了解到,去年以来,大英县已建成了51个益农信息社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逐步构建起全县信息进村入户体系。

2016年,大英县被确立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后,经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在蓬莱镇梓潼村和河边镇张家沟村建立盛品果品专业合作社和富鑫柠檬专业合作社两个益农信息社试点,通过试点建设探索成功建设经验,最后再逐步推广至大英全县。

目前,大英县按照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的建设要求,通过与电信股份公司大英县分公司合作,已成功建设51个益农信息社,各项建设工程投入达15.3万元。与外地企业合作共建大英县电子商务中心,该中心面积为1350㎡,并为中心购置商品配送车4台。

据统计,自大英县电子商务中心成立后,已完成各项资金投入达260万元。目前,该服务中心已拥有60余家企业、完整的社区信息服务体验店5家、镇乡电商服务店4个、村组长电商服务点10个。

人文

全国第一口基准井

原在大英县蓬莱镇

说起钻井的历史,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标志着中国现代钻井技术的第一口基准井在大英县。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国家都称中国是“贫油国”,并在资源上对新中国实行封锁,为了粉碎一些国家的能源封锁,我国石油勘探背负巨大压力。1954年,国家把当时认为比较好的圣灯山和龙门山地槽区作为重点进行钻探,结果投入巨大却无新的发现。1956年起,根据前苏联在俄罗斯地台发现油气的经验,我国停止了龙门山地槽区的勘探,将重点转向川中地台,在大英县蓬莱镇打了我国第一口基准井,为1958年发现川中油田奠定了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石油天然气探井,蓬基井1956年3月9日正式开钻,1958年1月18日完钻,井深3201.16米,历时680天。

位于大英县蓬莱镇城工委基井湾社区的蓬基井建在一处山坳里,井场占地7000平方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井场的设施设备大多已经锈迹斑斑,可是井口的管道中仍然发出“霍霍”的声响,盐卤、天然气资源源源不断地从管道中排出。(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整理)

一句话新闻

●日前,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在成都举办,大英县集中签约海德信光电产业园、立亚科技以及通利水泥制品等5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53亿元。

●自2017年4月16日零时起,大英东站每日停靠列车14趟,动车组列车9趟,普速列车5趟。遂宁—成都东D5111次和成都东—遂宁D5112次列车将取消停靠大英东站。

●日前,大英县人民法院执行信息系统与四川省网络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对接,该系统得以将执行工作触角延伸到辖区各社区村组。(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原标题:区县观察:大英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提速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