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继今年5月底银监会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后,银行便开始重返校园市场。“目前只在部分城市选取一些‘白名单’高校学生试点信用卡‘校园版’,额度在千元以下,铺开的层面也不大。”近日,一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其所在银行的大学校园市场开拓进展情况。
近一周内,记者采访我市高校师生发现,校园网贷冷却之后,银行对校园市场的切入尚未进行重点开发。“目前在用的金融产品主要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和唯品会的唯品花等消费贷。”多位高校学生告诉记者,“平时消费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额度少,也没有利息。”
我市相关银行人士表示,校园金融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市场,“很大程度还是一个培育潜在用户的市场,不会过度强调效率和利润,此次银行重返校园,应该有更多思考和创新”。
银行谨慎重返校园贷
更加注重校园贷风控
随着大多银行对大学生停止发放信用卡,诸多互联网金融等非银行金融产品纷纷涌入校园,并开始野蛮生长。“当时,网贷平台的校园贷已呈现出额度高、利息高达20%以上、好坏平台混杂、学生提前消费习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银行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一方面迅速填补这一市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门槛低、额度高、风控能力弱等问题。
2016年4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贷款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成为了校园网贷行业第一份正式的约束性文件。此后,同年8月,银监会更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进一步落实整改的方法措施。今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开展校园贷的银行应制定完善的校园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调查评估。
在“一退一进”之中,银行重返校园市场,校园金融市场将迎来新格局。
营销尚处“预热”阶段
重在培养潜在客户市场
今年5月,建行、中行几乎同时挺进校园贷市场,其中建行的校园贷产品年化利率仅为5.6%。而工商银行则与分期乐联合在试点高校推出“工银分期乐联名卡”,学生申请需经过分期乐与工行两重审核“关卡”。“银行此次再开展校园市场经营肯定会更为谨慎。”中国银行遂宁分行相关人士说道。
在重返校园市场方面,针对校园贷的审核、风控、管理等方面的缺失,银行将设立一整套系统进行应对。如开发专门针对学生的信用卡产品,将贷款额度调低至1000元以下直至毕业工作后再升额度等。
记者了解到,这些银行的活动尚处于“预热”阶段,校园市场还难觅银行消费贷或现金贷款的身影。多位银行人士也表示,目前未接到着重推广校园产品的通知。“目前只是把高校未毕业的学生作为‘后备军’培养,一旦毕业,就很可能成为银行优质的房贷、车贷等个贷业务精准客户。”银行人士坦言。
市人行相关人士说,银行切入大学生市场从金融产品发售来说,应遵照这几年陆续出台的规则制定相应的规则,在持卡数量、额度等方面进行相应限制,并通过相关微信或信用卡APP及时通报信用记录、延迟登录征信记录等方式,提醒学生对信用记录的关注等。此外,在信用教育和用卡习惯上,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应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 (遂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敏) 原标题:校园金融现空窗期 瞄准市场 银行入场“预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