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跟随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保护黄河万里直播行动”来到了第9站: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此刻,王树理委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参观的过程中颇有感触,南泥湾里的精神财富他娓娓道来。原文标题为《牵着母亲的手之十一:回延安》。 如果说三十年前回到延安,我会心潮澎湃,三十年后的今天,再到延安,就不仅仅是激动与荡漾,更多的是欣慰与感恩。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让我这个浮光掠影的人深深滴感觉到了它的巨大变化与发展。一是,经过三十多年实践,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信越来越牢固,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二是,对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所传承的以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为标志的红色文化,尤其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重大意义认识越来越深刻。三是,由姊妹开荒到姊妹种树即退耕还林所带来的自然生态的巨大变化,让陕北的好江南的期盼不再是嘴上唱、纸上写,已经变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民生,民主,法制,公平,教育,文明等观念在寻常百姓家得到认可与实践。 这是南泥湾镇的行政区域分布图。从图中看出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这个小镇上留下的红色印记多达十二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丰碑,矗立在一进入南泥湾的路口旁。这不是一般的广告牌,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政治宣言,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身体力行,也是向敌对阶级发起总攻前的战前练兵。 南泥湾精神胜利了,当年的烂草滩如今变成了成方连片的荷花池。大片大片的莲藕花,开在盛夏季节的清水塘里,多情多义的牡丹仙子,用自己绚丽多彩的丝线,为黄河母亲编织着霓裳羽衣,把芳香与靓丽完全用在为母亲美容上。 碧波荡漾的清水湖,飘来了小船推开波浪的浅吟低唱。面对着如诗如画的景色,你能想到这是以干旱出名的陕北高原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我们被敌人封锁的缺衣少食的时候,我们开荒种地,今天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也包含着还账!我们要把兄妹开荒变为兄妹种树,圆好中兴梦,强国梦,小康梦。短短四五年,山青了,水秀了。我们可以告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了。 蓝天白云,天气质量优质率每年都在300天以上。 尝尝我们的苹果吧,它可是咱南泥湾的拳头产品呦。 我知道大部分人家都有小汽车了。汽车再好,坐在里面也找不到当年闹革命的滋味。来,坐上来,让毛驴驴驮着你走走当年的山路,看看米脂的婆姨绥德汉。说不定你还不想走了呢。 再尝尝咱的油馍吧。你这个年纪的不是都会唱什么米酒油馍木炭火么?如今咱天天吃哩。 大嫂说,如今要找个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也难着哩,谁还穿那啥?村老村小都图个时尚哩。 日子好了,别忘了来时的路,走,我领你去看看当年的窑洞。那里是历史的回音壁,你能听见黄河的涛声,壶口的瀑布。你也能看见雨后的彩虹,岁月的征尘。 果然,一排排窑洞的峭壁上,还能看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 面对着这些遗迹,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打开,两个务必的教导,会让人懂得什么叫警钟长鸣。 原标题:政协委员王树理再回延安 感受四大巨变内心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