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遂宁讯 在盐市街滨江路口坐落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店内几张木质桌椅,一切显得简约却井井有条。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段轻缓而温柔的轻音乐,悠然地度过一段慵懒的时光……这就是属于创客刘滢和她丈夫的More咖啡。 从爱好到事业 咖啡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对刘滢来说,创办More咖啡,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其丈夫是一名医师,两人作为工薪阶层过着规律的生活。“因为我和我先生都非常喜欢喝咖啡,我们经常购买各式各样的咖啡豆在家自己研磨和冲泡。”刘滢说,自己不仅享受着冲泡每一杯咖啡的过程,也享受着每一杯不同产地、不同风味咖啡带来的独特魅力。
正是因为两人共同的爱好,早在8年前,两人便萌生出开办一家咖啡馆的想法“那时我们看到其他咖啡小店的舒适与惬意,便向往着能有一家自己的咖啡馆。”刘滢回忆起当初的梦想,嘴角依然挂着一丝笑意。然而这个青春时代的梦想并没有马上实现,对于刘滢来说,它迟来了8年。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单品咖啡的魅力。”刘滢说,“有人说,‘一杯咖啡可以温暖一座城市’,这事太大我做不到,单因为More咖啡去温暖一个人,这件事我想试试。”
从亏损到盈利 背后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2014年,More咖啡正式开业,当刘滢真正经营咖啡馆时,她才懂得:这“惬意”的咖啡馆背后却是“不易”。 所谓单品咖啡,就是使用产自某个特定地域的咖啡豆研磨后泡制的咖啡,因为产地不同每类单品咖啡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味。然而刘滢没想到的是,单品咖啡在遂宁爱好者却是少之又少,小店开张后,几乎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现实的残酷并未浇灭刘滢创业的激情,刘滢坚信,当一件事物做到极致自然有人会懂。创业以来,刘滢几乎在以一种极度严苛的精神对待咖啡品质,不仅走遍全国著名咖啡馆拜访观摩,更不惜花重金拜师学艺,甚至为了保留咖啡地道的风味,飞往原产地考察取经;在遂宁,刘滢的咖啡店定期开展咖啡技艺培训、新品咖啡品鉴活动,逐步培育客户群体。正是在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下,More咖啡从原本无人问津,到现在拥有近200名忠实客户,每天销量50余杯,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转变。
用匠心来经营 梦想做遂宁的咖啡“匠人”
More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刘滢的大女儿多多。对她而言,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More咖啡和自己的女儿一同成长。“就像日本的小餐馆对品质、细节严苛的要求,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匠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就想,为啥我不能做遂宁的咖啡‘匠人’?”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刘滢用“匠心”经营着自己的咖啡小店,对每一种咖啡的研磨粗细、冲泡方式、水温都有着严苛的标准。
刘滢说,创办More咖啡,这个过程带来的收获,远比收入重要。3年多来,刘滢的小咖啡馆在广大咖啡爱好者中收获了不少铁粉。对她来说,愿停下脚步品尝一杯咖啡的人,也是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和这些人做朋友,分享交流,成了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More咖啡坚持下去,做成我们遂宁的百年老店。”刘滢说,“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说不定万一就实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