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社会风情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问世 192字记录历史兴衰

时间:2018-01-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问世

四川新闻网德阳1月28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蜀先民,居营盘,龙门西,岷江畔……”1月28日下午,从德阳文庙里传来阵阵孩童的朗诵声。70名小朋友身着汉服所诵读的正是由德阳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所写的《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据了解,这192个汉字浓缩了德阳5000年的历史。

众所周知,德阳历史的长河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而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初)面纱的揭开全靠的是考古,所以书写这段历史是考古人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德阳市资深的考古人士刘章泽,曾经参加过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也一直在用考古的方式追寻三星堆人的来历。

“我们一贯重视考古成果的宣传和普及,举办了《德阳重要考古发现图片展》,配合政协编辑出版了《历史深处的德阳——德阳重要考古发现记》一书。”不过,刘章泽也意识到,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发掘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难免有重物轻人轻事之嫌。如何把考古材料介绍给普通读者和市民,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书写德阳历史,成为了困扰着刘章泽的难题。

刘章泽说,在思考和筹划阶段,有朋友向他建议要写就写成韵文,便于传颂和普及。“于是才有了《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

“三星堆,两河岗,地便利,务农桑……”当记者读起《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时,朗朗上口。其中“至商末,神权衰,毁宗庙,神器埋。金沙兴,取而代,杜宇王,六百载。”讲述了三星堆被金沙取代的历史。

考古版极简德阳史三字经

蜀先民,居营盘,龙门西,岷江畔。五千年,跨高山,沿河谷,入平原。(跨越九顶山:绵竹筲箕塘、什邡洛城村釆集点)

桂圆桥,住初定,山地业,渐稻耕。三百载,迁三星,余一部,兹留停。(初入桂圆桥:桂圆桥遗址、箭台村遗址等)

三星堆,两河岗,地便利,务农桑。八百载,聚市场,祖蚕丛,始称王。(三星兴盛衰:三星堆遗址一期)

鱼凫王,又八百,借神权,汇四方。筑城池,建庙堂,兴祭祀,铸神像。(三星兴盛衰:三星堆遗址二三期)

至商末,神权衰,毁宗庙,神器埋。金沙兴,取而代,杜宇王,六百载。(三星兴盛衰:三星堆遗址四期)

继开明,十二世,图语兵,船棺塚。秦灭蜀,归一统,两百年,渐相融。(巴蜀归一统:什邡、绵竹、罗江船棺墓地)

汉之初,设广汉,郡辖县,什雒绵。至蜀汉,分置县,建五城,和阳泉。(始置郡和县:雒城、绵竹城、阳泉故城遗址等)

晋万安,唐德阳,六区县,俱备焉。学历史,爱家乡,三字经,广流传。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