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遂宁要闻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遂宁家谱撰写人薛恒渊:让祖训流淌在族人血管里

时间:2017-02-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薛恒渊获得遂宁市好家风荣誉称号

      四川新闻网遂宁2月13日讯(记者 赵权军)“薛氏,又称三凤氏,源于《幼学》兄弟篇的佳句:荀氏兄弟得八龙之佳誉,河东伯仲有三凤之美名。”这是蓬溪县客家文化传人薛恒渊于14年前撰写《薛氏家谱》时写的开篇语。

  2月12日,当73岁的老人薛恒渊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用缓慢的语速,字正腔圆的念出薛家祖训:立志创业,耕读为本。礼义传家,忠厚德仁。敬宗睦族,团结精诚。尊师重教,读书育人。勤俭持家,和睦近邻。遵纪守法,公私分明。

  农民爱收藏旧书在家自建“图书馆”

  薛恒渊,家住蓬溪县赤城镇,是蓬溪县家谱收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专为他人撰写祖宗家谱。但该名老人的职业是一名农民,并不是职业写手。因其年幼时曾念过私塾,痴迷于收藏各类旧书。他说:“我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就喜欢写点东西。”

  薛恒渊的家是栋两层楼的建筑物,与普通农户家不同,他有间十余平米的小型“图书馆”。这间书房的四壁贴满旧报纸,配有4个一米高的旧书柜,柜内放满数千本已发黄的旧书,涉及各类历史演义、古本小说等。虽然书架上旧书的书皮已脱落,封面沾满油渍。但对薛恒渊而言,这些书是他近几十年来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宝贝”。

  几十年来,薛恒渊通过自学,逐渐掌握了书信、各类函件等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他还常帮村里人写红白事的对联。看书是薛恒渊最大的爱好,农闲时,他习惯顺手拿出一本本旧书翻阅,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至今,他已向蓬溪县文史刊物出版社投稿并发表了90余篇文史资料文章。

  为撰写族谱跑遍遂宁全境搞采访

  大约20年前,薛恒渊的老同学曾其正提议,让薛恒渊帮忙撰写一本曾家族谱。薛恒渊查阅县志等资料后,历时半年编成《蓬溪三眼井曾氏族谱》。同年,他应另一名姓庞朋友邀请,着手撰写《庞氏家谱》。因庞家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两年内,薛恒渊多次前往新疆、湖北、贵州、河北等地寻访庞氏族裔的消息。并经其仔细考证后,终于编写好了《庞氏家谱》。

  经薛恒渊编写的《庞氏家谱》,详细介绍了庞姓的世次、世系、生年、殁月、简历、墓地、子女婿等信息,还在族谱中附上各类照片等资料。“查不到资料是编写族谱最大的麻烦,所需资料只能通过人托人帮忙查找。”薛恒渊说。

  2002年,薛恒渊在旧书摊上买到两本旧薛氏族谱,其中一本《四卷木刻本清光绪1890年薛永珍纂修》成书于清朝光绪年,另一本是石印版本的续修《六卷石印本,民国1926年》。这两本旧书详细记载了薛姓的来源,因其成书时间久远,许多薛姓族人和大事都没被记录下。于是,薛恒渊心中冒出重新编写一本《薛氏家谱》的念头。

  然而,从近代中国至今,遂宁境内的薛姓族人不断繁衍,如今已有数万人,且辈分、世系等信息庞杂,薛恒渊只能挨家挨户的寻访,寻根溯源探寻薛氏后裔的故事。

从不忘祖训修缮薛氏祖先墓群

 [1]  [2下一页 尾页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