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页 主管主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市州联播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主任:张先生 15928488103 投稿:snxw2017@qq.com
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遂宁  >  遂宁要闻

新闻与合作:15928488103

遂宁家谱撰写人薛恒渊:让祖训流淌在族人血管里

时间:2017-02-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分享:

 

  

薛恒渊整理家中的旧书,查找文史资料

两年后,《蓬溪薛氏简讯》终于成书。经薛恒渊考证,薛姓始于周代,现在在全国前100个大姓中居48位。薛姓在蓬溪县有两处家族祠堂,即薛氏总祠和薛氏祠,如今薛氏祠已不复存在,族人已无法追思祖先,但薛家人从没忘记过薛家的祖训:“立志创业,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礼义德仁。”薛恒渊说,数千年来,这16字祖训已流淌在每个薛氏族人的血管里。

  薛恒渊凭着对民间传统家族文化的研究成就,2008年,经蓬溪县政协文史专家胡传淮推荐,他参与编纂并出版《姓氏备征》一书。经多方考察,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薛、庞、曾等26个姓氏的来源、迁徙、字派、以及名人故事等内容。因此,在2009年薛恒渊被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评为省“客家文化优秀传人”。

  “任何荣誉都只是暂时,但祖训却能源远流长。”薛恒渊说。2012年3月,薛家祖先墓葬群梧松沟墓群被列为蓬溪县不可移动文物,该墓群因多年无人祭扫,墓地周边杂草丛生。为修缮祖先墓群。“祖先墓群是传承祖训最好的物件。”薛恒渊闻询问当地文管所后,打印出梧松沟墓群的保护碑样式和墓地示意图。2014年春,薛恒渊自费出资制作了一块花岗石的梧松沟墓群文物保护碑,矗立在祖先墓群前。

  为让蓬溪的薛氏族人凭吊祖先时有坟可祭,有碑可考。2014年7月1日,薛恒渊与10余名族人开始修复祖先墓。为筹集修建墓群的资金,当时在场的每个族人捐资200元作为启动资金,薛恒渊另行号召其他族人共同筹钱。大约半年后,五座薛氏先人墓被修缮一新,如今每逢清明、中元、重阳等传统节日,蓬溪县的薛氏族人纷纷来此祭扫先祖。

  为凝聚族人组织300名薛姓族人开联谊会

  “人无祖宗,根从何来?人无父母,身从何来?缅怀先祖,尊祖敬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富不忘祖,要感恩祖先,报恩祖先。”薛恒渊说,蓬溪县薛氏传承至今已是十六代人,虽然有数万余名族人,但彼此均不认识,不便于传承薛氏族人的祖训。

  薛氏祖先墓群被修缮完毕后,还剩部分资金没用完。后经商议,族人认为可用剩下的钱举办蓬溪薛氏宗亲联谊会,将蓬溪县薛氏族人联系起来。时间定在2015年2月23日,当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后,薛恒渊电话通知成都,遂宁,大英等各地的蓬溪籍薛氏宗亲,到梧松沟祖墓群参与祭祖仪式。当日约有薛氏宗亲300余人参与此次祭祖。

  “此次族人联谊会虽然是首次举行,但各地的薛氏族人踊跃参与,到会人数超过预期,不仅增强了族人的凝聚力,还增加了族人的对祖训的认同感。”这令作为薛氏后代的薛恒渊倍感自豪。

  如今,薛恒渊有一儿一女,均在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现已古稀之年的薛恒渊终日含饴弄孙,喜欢对着孙子一遍遍诵读薛氏祖训,给孙子讲诉祖先们的动人故事。他说,虽然时代发展得很快,但“耕读为本,礼义传家”仍是他教育儿孙的根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国际 中国日报 国际在线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 中国遂宁 遂宁新闻网 四川在线遂宁频道

关于我们 | 网站合作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编辑部邮箱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

扫码关注四川新闻网头条号:西部看四川